《凤阳花鼓》教学设计
教学内容:创造性地演唱二度创编的民歌《凤阳花鼓》。
教学目标:
1、能够表现出不同风格、韵味的《凤阳花鼓》,并能自信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。
2、积累优秀的民歌音调,能够理解传唱了六百多年的《凤阳花鼓》与诸多艺术领域产生的联系,对优秀的音乐文化产生认同感。
教具准备:多媒体,钢琴
教学流程:
一、 一、 发声练习
1、 视唱歌谱(声音弱一些,重点是唱准,越到高音越要轻声唱,) 一定要边唱边打拍子。
用U唱(由F唱到A)
二、 欣赏钢琴独奏《花鼓》
会唱安徽民歌《凤阳花鼓》的旋律,再欣赏钢琴曲《花鼓》,学生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。
三、 学习创编的二声部
1、师:你又有什么发现?
2、 两个声部的合作演唱。
3、 师生共同创编体态律动,并进行表演唱。
4、 自主评价,这种形式的演唱跟你带来了怎样的体验?
四、 欣赏《凤阳花鼓》的第二个版本。
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讨论。
五、 介绍《凤阳花鼓》的历史演变和发展。
江淮音乐文化具有汉族南北音乐文化过渡与交融的特点,有独特的代表性,且流行在江苏的大部分地区,与江南音乐互生互补,相得益彰。
六、 欣赏《凤阳花鼓》的第三个版本。
把自己的体验与大家分享、交流。
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