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级数学上册《连续进位加法》教学设计
第2课时 连续进位加法
教学内容:教材P38例3。
教学目标: 1、通过学习,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,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。
2、学会进行验算,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。
教学重点: 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、验算的方法。
教学难点: 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,就向前一位进1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,激趣导入
师:上节课,我们学习了不连续进位的加法。今天这节课,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,接着完成有关湿地生物的问题。
二、探究体验,经历过程。
1、教学例3。
师:请看题,说说你知道了什么。(出示第38页例3)
生:我知道了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,野生动物298种。
师: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呢?自己尝试算一算。
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;教师巡视了解情况。
师: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?
学生可能会说:
生1:求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,就是把野生植物的种类与野生动物的种类数相加,算式是445+298。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,注意相同数位对齐,从个位加起,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,结果是:
4 4 5
+21918
7 4 3
生2:我们可以用口算,把298看作300,这样445+300=745;刚才多加了 2,所以再减2,745-2=743。
……
师:算得对不对呢?你会验算吗?
生:可以交换445和298的位置,再算一遍。
师:好,同学们自己试一试,算一算298+445的结果与刚才的结果一样吗?
学生尝试独立进行验算;教师巡视了解情况,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。
组织学生交流展示验算的情况,对于验算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。
2、教学“做一做”。
师:先想一想下面各题是否有进位,在计算并验算。(出示第38页“做一做”)
学生尝试独立解答;教师巡视了解情况,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。
组织学生交流计算及验算的情况,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。
三、巩固练习
1.“练习八”第4题。
学生独立练习,看谁计算得又准又快。
2.“练习八”第5题。
(1)小组内讨论交流,判断出对错,并说说错在哪里,然后学生独立改正。
(2)小组代表汇报判断结果。
四、课堂小结
师:今后我们在做练习时,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哦!
五、作业
文